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jié)合。只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傳統(tǒng)文化的美在于它的歷史,它是先人們的精神積淀,是千百年來的傳承。6月12日上午22級學前教育本科班全體同學自導自演的“傳中華文化,承傳統(tǒng)血脈”期末匯演在音樂廳拉開帷幕!校長沈波出席了活動,藝術系教學副主任倪甜甜、學前系教學副主任曹杏田、學管副主任金丹萍和本科班輔導員、授課教師代表及22級本科班全體學生觀看了展演。
隨著歡快的音樂!第一個節(jié)目《傳統(tǒng)服飾走秀》開始了,同學們正身著各朝代服飾緩緩走來,在他們的步伐中帶著我們穿越時空,共品千年華夏霓裳之彩。
《負荊請罪》的故事想必在我們的記憶中應該是十分深刻的,故事中藺相如的寬宏大量、以大局為重;廉頗的知錯能改、爽直磊落,都值得我們?nèi)W習。同學們通過節(jié)目《負荊請罪》將這些歷史人物栩栩如生的表演了出來。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代的張若虛就是以這樣的起筆將我們引進了一個唯美的春江花月夜。觀眾們在《春江花月夜》的朗誦聲里感受到了中華詩詞之美。
魚燈是傳統(tǒng)民俗舞蹈的道具之一。呈鯉魚狀,用竹篾綁扎,糊表白紙繪制而成,分魚頭、魚身、魚尾,三節(jié)可靈活轉(zhuǎn)動,魚燈套路有“鯉魚擺尾”、“鯉魚戲水”、“魚躍龍門”等,至今已達六百余年。隨著《魚燈》小短片的放完,同學們將自己做的魚燈展示出來。
“及笄禮”是指古代女子年滿十五歲時要舉行的禮節(jié),代表女子已經(jīng)到了成年的年紀。禮成之后意味著女子成年,將要承擔家庭責任。因此在古時“及笄禮”是女子一生中重要的儀式之一。在同學們的俏皮可愛的表演中,向大家介紹了屬于中國人滿滿的儀式感。
中國的戲曲,源遠流長,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在我們安慶地區(qū)則有著悠揚委婉的黃梅戲,由五位同學表演的《黃梅戲串燒》,韻味悠長,繞梁三日,帶我們走進了黃梅戲的天地之中。
五千年的華夏禮儀與茶息息相通,其發(fā)乎神農(nóng)氏,聞于魯周公,興于唐而盛于宋。在五千年的發(fā)展歷史中,孕育了不同風格的茶藝文化。茶藝,它即是一種生活禮儀,也是一種養(yǎng)性方式,通過沏茶、賞茶、飲茶,可以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在同學的中國茶藝表演中,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品味沁人心脾的桐城茶香。
一曲《少年中國說》,那是中華經(jīng)典的鏗鏘音韻在我們耳邊回響,是中華經(jīng)典的千古風韻在我們心頭蕩漾,本科學前班的同學唱響了新時代新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最后,沈波校長對本次匯演進行了點評,他首先講解了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發(fā)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隨后對同學們今天的表演表示贊揚與鼓勵。最后對同學們的辛苦付出和指導老師的大力支持表達了感謝。
(撰稿:李運慧、方宇 核稿:程愛蘭)